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支晓强教授应邀为我院做学术报告

 2025年4月8日下午,山西财经大学智能管理会计研究院在积雅楼四层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工作坊举办“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专题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支晓强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支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项目申报经验,为研究院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交流。会议由研究院副院长郭婧主持。

 作为我国会计与财务领域的知名学者,支晓强教授长期深耕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与管理会计等领域的研究,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先后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会计名家培养工程,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重要荣誉。会上,他结合自身多年科研与项目申报经历,从选题策略、文本打磨、学术表达等方面系统分享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核心要点,并对研究院老师们的《申报书》进行了一对一点评。

 支晓强教授强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将学科理论创新与国家发展大局深度融合,确保研究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申报书的撰写方面,他指出,申报者需具备精准提炼核心内容的能力,摒弃冗长表述,以清晰的逻辑链串联研究问题、框架和预期成果,通过反复雕琢文本,让核心观点在有限篇幅内鲜明呈现。此外,他建议申报者注重理论支撑的明确性和表达的通俗化,对专业概念辅以简明阐释,利用加粗、下划线等方式突出重点内容,提升申报书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在项目辅导环节,支晓强教授针对研究院教师的拟申报项目展开一对一深度指导。他从选题设计、文献回顾、研究贡献等维度,建议教师们在选题时从正向机制与负向约束双向拓展,将具体问题提升至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命题,增强研究的立体性和学科辐射力;在文献梳理中注重层次分明,既要勾勒领域研究脉络、总结前沿动态,更要精准定位自身研究与既有成果的差异,凸显创新点;在研究贡献方面,需从理论突破和实践价值双维度深化思考,确保研究结论既具学术增量,又能为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智能管理会计研究院副院长郭婧表示,支晓强教授的分享兼具宏观视野与微观实操性,研究院教师要充分吸收专家意见,以更高标准打磨申报材料,并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深耕选题、精雕细琢,力争在本年度项目申报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研讨会持续近三个小时,在场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交流,对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关键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续将结合专家建议完善申报方案,积极推进项目申报工作。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研究院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申报经验,也为提升研究院国家级项目申报质量、夯实科研基础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责编:张琪

复审:任志元

终审:郭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