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青年学者工作坊第十一期圆满召开

 2025225日下午,山西财经大学智能管理会计研究院青年学者工作坊第十一期(2025年第1期)于积雅楼四层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工作坊圆满举行。本次论坛中,研究院吴华丽老师对工作论文《Targeting Disability or Not? An Analysis of Policies to Enhanc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for Disabled Individuals进行了详细介绍,论坛由智能管理会计研究院副院长郭婧主持,研究院全体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吴华丽老师从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框架、核心内容等多个维度,对其工作论文展开了详细解读。她指出,教育作为促进个人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基石,在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诸如特殊教育学校数量稳步增长,融合教育也在逐步推广。然而,现实挑战依旧严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与普通儿童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教育质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不同地区、不同残疾类型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深入探究残疾人群体受教育程度的政策实施效果,不仅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更为合理的分配,还能助力我们详细了解残疾人因教育受限所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而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

基于上述背景,本篇论文聚焦于提高残疾个体教育程度的政策效果分析,着重探究《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群体教育程度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之下,《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效果更好,显著提升了残疾个体的识字水平、初中完成率以及受教育年限。同时,研究还揭示出女性残疾个体受教育年限普遍更低,而城镇居民和特定民族的残疾个体受教育年限相对更长,并且不同残疾类型对受教育年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吴华丽老师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应积极推动跨部门协作,确保在相关政策设计阶段引入残疾人代表参与,优先将资源分配至弱势残疾群体,以此精准解决教育瓶颈问题。

汇报结束后,吴华丽老师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交流互动。在场师生就论文未来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开展探讨。例如,可将国内生产总值纳入考量范围,探究宏观经济环境变迁如何影响残疾人受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有老师认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残疾人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此外,大家还积极探讨企业在残疾人事业中的角色,建议企业开展残疾人援助活动,借此提升社会价值,同时尝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残障人士开拓全新的就业途径。

最后,郭婧副院长就交叉学科融合研究方面给出建议,她认为,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下,将残疾人研究相关领域与公司理财领域进行融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随着社会对残疾人权益保障与发展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涉及残疾人相关的部分愈发关键,这为公司理财与残疾人研究的结合提供了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这种跨领域融合能够打破传统研究边界,为双方领域带来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围绕这些问题,在场老师积极发言,并提出一些可行的研究方向。

此次论坛是2025年第一次科研活动,大家就拓展研究方向、加强跨学科合作、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为新一年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展现出对未来科研探索的满满期待与坚定决心。此次论坛不仅为新学期的学术研究开了个好头,更为后续科研活动的蓬勃开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智能管理会计研究院 袁欣欣 供稿)